云寺手游网:做最专业最放心的安全下载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来,像挑战“密室逃脱”一样读这本书吧!

时间:2024-02-02 09:10:40 来源:云寺手游网

“驿”路生花

——读长篇儿童小说《小马将军》

仅翻开《小马将军》的第一页,我便被作者凝练、干净又典雅的文字迷住了。一页页地读下去,欣喜一路生花,直抵文字深处,热泪盈眶、满心感动——为故事的引人入胜,为少年的成长、马儿的神勇,为红军长征路上以爱,以智慧,以鲜血点亮的民族之光。

旧社会的云南边陲,彝族少年阿洛与奴隶主丹巴老鸹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躲猫猫”,他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伙伴小马“将军”一同加入长征队伍,走上了一条奔赴战场的红色道路。故事如是,但湘女老师的讲述绝非平铺直叙,而是在时间线关联的前提之下,巧妙地根据景物变换、人物心理活动、对话等,将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故事情节编织进去,自然调动倒叙、插叙、闪回等叙事手法,穿插叙述。

例如故事中,小马被神秘的哨音引走,导致阿洛无法赶在午夜前给奴隶主丹巴老鸹的大黄马背去从马雄山上割来的夜草,他心中充满了忧惧,就在描写阿洛这种忧惧的心理过程时,作家引出了奴隶主丹巴老鸹以往对奴隶种种虐待的画面;当阿洛走得伤痛难耐又疲惫不堪时,竟遇到了嗦嘎大叔温暖的石头房子和他的种种善待,作家用对比的手法,一幕幕地温情叙述;等奴隶主丹巴老鸹发现寨子里多了许多奇怪的陌生人,在他反复揣度之际,作者又顺水推舟地在人物心理活动中描述了此前红军长征的历程和战况。

尽管全书遵循了历史的时间主线,但书中的情节讲述也绝不是单一、平铺的,作家巧妙的铺垫、设悬环环相扣地推进,并串联故事情节。阅读时你会不停地发问:马雄山为什么有一匹小马?阿洛为什么能轻松抵达无人能攀的马雄山顶?为什么下山的速度还如此之快?他藏在马雄山的“马耳朵”下更大的秘密是什么?小马听到的神秘哨声又是什么?唤醒了它何种记忆?通信兵天亮与小马为何莫名地亲近?……就像挑战密室逃脱,你会不断地提出疑问,又不断地随着故事情节和自我思考一一揭秘。整个阅读就像一场不断发现、不断收获的探秘之旅。

以书中的红军渡江为例,如果说此前的故事叙述如河流,有急有缓,也偶有漩涡,那么书中的渡江战役则是洪波涌起的滔滔大海,是整部小说里节奏最紧凑,矛盾最突出,场景最具悲剧色彩,且绽放英雄光芒的部分。

“牺牲的战士脚上的草鞋还朝着北方,头上的红五星,鲜红鲜红……”

在这抓人又揪心的高潮部分,红军、少年、马,历史、现在、未来,故事、作者、读者,全都融合在这一场艰巨而关键的战役之中。最终,大浪淘尽泥沙,故事的叙述在阿洛与小马将军解救天亮的孤勇斗争中渐次归于平静,水声潺潺,余韵无穷。

除了情节设置得精心巧妙,整本小说还处处埋藏着照应的创作手法。作者不仅仅在人物塑造、细节描写上下了扎实的工夫,还通过隐喻、铺垫等手法实现了故事内部结构上的重重呼应,整本书埋藏了多条暗线。例如:马雄山、将军草、天亮,这些景物和人物命名的深意;马雄山顶的大草甸与北方大草原的遥相呼应;马雄山由来的传说与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呼应等等。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传说中白马将军与现实中阿洛的小马的照应:

故事中的索嘎大叔讲述传说的时候说道:“后来呀,马雄山上就有了一匹小马,然后,有了一名小骑手,他们就是白马将军的化身,他们要继承白马将军的大志,要把欺压穷人的坏蛋统统推翻,让穷苦人都过上好日子。”此处不仅对情节发展做了铺垫,也与后文红军带领下阿洛和小马推翻奴隶主丹巴老鸹的行动相照应。

小马将军与大黄马的“神合”:两马在林间相贴奔跑,宛如“身上附着个重影”;白马和黄马共同保护阿洛,以及共同走进战场,共同选择走上长征路线的“神合”。

阿洛和天亮相似与默契:他们都当过马倌,爱马、懂马,与小马将军有着深厚的缘分;他们机智、勇敢、能干,有相似的经历和处境,有远大的理想愿望,都为“穷人过上好日子”而战斗!

这种照应既有相似,又有差别,最后融合在同一个主题之下,使得作品的意蕴更深刻,更多元,更耐人细细咀嚼。

《小马将军》的成功更在于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阿洛、丹巴老鸹和小马将军等。

丹巴老鸹的头人形象塑造得尤其独特、出彩,作为彝族山寨世袭的头人首领,他贪婪、狡诈、残酷、邪恶,将人当作畜生,视百姓的生命如粪土。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时语言夸张、幽默、讽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主人公阿洛是个孤儿,他个子小,衣衫褴褛,打赤脚,靠吃山上的野果,混嗦嘎大叔家的土豆、红薯、野菜汤为生。整个故事中,阿洛从一个被父亲呵护时的天真、可爱的奴隶小孩,到独居马雄山顶时的自由、顽皮、勇敢的少年,再到成为马倌后的坚强、隐忍,以及遇见红军,走上长征道路,逐步变得机智、勇毅、成熟的智慧少年,其形象有着内在完整的成长变化轨迹,是一个讨人喜爱又令人敬仰的彝族少年。

而主角“小马将军”不仅有灵性,更具“神性”。它与阿洛、灰子为伴,又保持天性,充满了神秘色彩。小马将军有多变的毛色,有勇毅、智慧的性情,有千里马的迅捷、奇幻。在“普渡河战役”中,小马将军直入敌巢营救阿洛,它在普渡河上凌空疾驰,毛色随着火光的变化而“忽而火红”“忽而铁青”。敌人的枪管瞄准它进行密集扫射,小马将军奔跑跳跃得比子弹还快……它的勇猛顽强与战士无异。

你也许不会相信,你在故事的长河之中追随一匹马赴汤蹈火,竟会一次次为它流下感动的泪、心疼的泪、崇敬的泪。作家运用细腻的笔触加以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塑造出了富有灵性且辨识度高的动物形象,小马将军如是,大黄马和兔子灰子亦如是。

整体上看,这部小说是立足于儿童本位,用儿童的语言来讲述故事的。但在既定的儿童视角之下,作者又适时采用了上帝视角及少量的第三人称视角。随着情节发展,叙述视角不断于故事中的人物(阿洛、丹巴老鸹)的视角、动物(大黄马、小马)的视角之间来回切换,贴切自然。

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3年冬季卷发布会

小说通过视角的不断变化,语言风格的不断转变,作家无形间拉近了读者与人物形象之间的距离,将读者带进了故事,带入不同情境之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小说中人物的感官和思维去感受,去思考。

不仅如此,书中的叙述语言风格、叙述方式与不同的人物也相匹配,整部作品显得多元而统一。

《小马将军》这部小说不仅有精彩的情节、饱满的人物形象、灵活的叙述视角,还有生动、诗意,又极富想象力的充满童趣的语言。

描写小马的毛色时,作家湘女写道:“它的毛色会变幻。白天,站在阳光下,它是阳光色的;夜里,站在月光下,它是月白色的;黑暗里,它是黑色的;站在树丛中,它又成了树叶的颜色;站在石头上,就成了石头的颜色;站在茅草里,就成了茅草的颜色;站在瀑布前,就成了水的颜色;走在路上,就成了路的颜色……”

描写马雄山的原始老林时,作家这样写道:“里头黑森森,一片昏暗,那些树都活了上千年,一棵棵张牙舞爪,树干阴沉,树叶发黑,浑身长满青苔,长相十分吓人。这些老树会像怪物一样扭动、抓挠,发出吱吱嘎嘎的尖叫。一根根青藤,从树下缠到树上,又从树上垂到树下,像蛇一样盘曲,像蛇一样狰狞……”

云南璞玉书店举办《小马将军》新书分享会

这是孩童般形象诗意而又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有变化,有色彩,有声响,有形状,有动态……她用孩童般的视角去描述万物,老树像怪物扭动,青藤如蛇,干海子河的深浅用“马腿”来丈量,水流的形状和动态以毛毛虫为喻……这些比喻常常以云南大山里人们常见的事物作为喻体,让读者始终沉浸在故事里的语境中,更符合孩子独特的认知与生命经验。有心理学家曾说过,比喻是孩童自己独特的解释世界的方式,作家湘女藏在字里行间的童心、童趣,从小小的比喻中便可窥见一斑。

其文字之生趣亦在于具象。马雄山顶有许多鸟,“喜鹊、画眉、云雀、斑鸠、山麻雀、夜莺、鹧鸪、鹌鹑、雉鸡、锦鸡、茶花鸡、杜鹃树鸭、野鸽子,还有鹦鹉、啄木鸟、鹞子、岩鹰、小杂毛雀儿……群群飞来,争相抢着吃草籽花瓣、浆果虫子……如果是候鸟迁徙的季节,那些白鹤、苍鹭、黑颈鹤、海鸥、花头雁、斑头雁、赤麻鸭、绿头鸭、阔嘴鸭和许多不知名的大鸟小鸟,也会在这里觅食、嬉戏,玩够了才离开。也有不想走的,干脆就垒巢、孵蛋,抚育雏鸟,将这里作为越冬的栖息地。在热热闹闹中,所有鸟儿都长得肥肥胖胖,飞也飞不起来。”作者湘女像百科全书般准确、精细地罗列了鸟的名称,讲述着鸟的习性、生存状态,使人如入山林。

再来探究一下作家湘女是如何写“吃”。阿洛吃马草,“嚼出满嘴草汁,连牙齿都染成了绿色”,吃野果子时“吃得一肚子酸酸甜甜,脸热心跳,像喝醉了酒一样”。这些色、味,身体反应,处处体现出作家写作的细节魅力。说到云南人最离不开的洋芋,她不只说到吃,还点出生洋芋片能消炎止痛这样的民间小偏方。

湘女年轻时期在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多年,其细腻的语言就是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细心的观察之上的。可以说,作者笔下人物看到的世界,也是自己曾生活或正生活着的世界,她用自己的生命底色为文字着色。

同时,书中采用的“反复”这一艺术手法,也令小说语言更具音乐性,更符合儿童的审美与认知特性。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共读《小马将军》

当丹巴老鸹得知红军可能已进了寨子,他举家逃离,马匹们却接连反抗:

一个家丁慌忙又牵来一匹高大壮实的杂毛马,杂毛马一副执拗的样子,丹巴老鸹刚到它跟前,它便又蹦又跳又尥蹶子,把马鞍子颠下马背。

然后又是一匹灰马。

然后又是一匹黑马。

然后又是一匹红马。

然后又是一匹紫马。

然后又是一匹斑点马……

所有的马儿仿佛都中了邪,都变成了带刺毛球,一碰就戳人。丹巴老鸹一连换了好几匹马,那些马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只要他的屁股一沾上马背,便都又蹦又跳,将他甩下去。

作者通过反复的句式以及独句成段的结构样式,放慢叙事的节奏,以马的反应写它们对残暴头人的反抗,对恶人逃离的抗拒,对家乡的坚守,甚至是某种不可言喻的期盼……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许多,读者读这样的故事,也像是随声哼唱着一支支趣味无穷的童谣。

《小马将军》无疑是美的,美的语言之下,大山是美的,人性是美的,为革命寻求突围的长征精神是美的……故事中始终流淌着的浓烈或沉默的爱亦是美的。它就是茶马古道驿路上的一朵璀璨之花,值得每一位读者去靠近,去欣赏,去沉浸——你定会为那美所征服,所打动。

文章刊发于《青年报》

徐沙沙,《中国校园文学》首届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总有些光,在不经意间偷偷照亮》《有种生物叫你的小孩》,并有散文、诗歌作品发表在部分报刊及文集中。

本书所获荣誉

★探照灯童书榜6月入围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7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

★ 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9月童书榜

★2023桂冠童书推介主题类图书榜

★第十届全国图书设计入围奖

★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3年冬季卷

★2023年“微笑彩虹”公益书单(第三季)

本周特别推荐

《小马将军》是一部以西南边陲为背景的长篇儿童小说,描摹出战争洪流中一位彝族少年和一匹小马的传奇故事。爸爸去世后,给彝族少年阿洛留下一匹小马。然而,在奴隶主的统治下,没有人有权利拥有一匹自己的马。于是,男孩阿洛和奴隶主丹巴老鸹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躲猫猫游戏。直到有一天,红军来到干海子村,奴隶主和奴隶迎来不同的命运走向。与其躲进深山独享一个人的世外乐园,不如砸烂枷锁,共同创造自由的新世界。作品展现了西南边陲的异域风情,为当下孩子掀开历史一角,让童年之光照亮每一个至暗时刻。

稿件初审:周 贝

稿件复审:张 一

稿件终审:王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