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寺手游网:做最专业最放心的安全下载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未来,精彩不断!中国航天奔向新的星辰征途

时间:2024-02-04 06:05:55 来源:云寺手游网

央视网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上海站的展览正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出了天和核心舱1∶1模型、梦天实验舱模型、神舟十四号返回舱,以及用于空间交会对接的对接机构等,更有未来用于载人登月的火箭模型,以及月面着陆器、新一代载人飞船等产品的模型。可以说,载人航天的核心装备一应俱全。

对接机构什么样 如何在太空中搭“廊桥”

正值寒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逛展。我们的记者也邀请了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专家,带我们一起看展。

展览上,有一件大型展品备受关注,那就是每次实现“太空之吻”的“交际”利器——对接机构。有了它,我们发射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上太空后,才能和空间站精准对接,实现“太空聚会”。中国首次实现太空交会对接是2011年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到现在,对接机构已经能够适应对接目标从8吨至180吨的各种吨位,为各种航天器的“太空聚会”搭建起“太空廊桥”。

未来,我们的巡天空间望远镜上也会配备对接机构与空间站进行对接。而今年即将到来的嫦娥六号任务,更是要到月球上空去交会对接,把采集的月壤带回地球。

眼前这个部件就是航天对接机构,这是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能够实现互相连接的重要部分。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 樊萍:对接机构看上去非常复杂,整套对接机构是由主动端和被动端两个部分组成,整套有十几个电机、100多个传感器、1000多个齿轮和轴承、1万多个零部件来组成。

整个对接过程有点像我们关门,它有门框和锁舌部分,所以空间站上装的是对接机构的被动端,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目标飞行器,飞船上面装的是我们对接机构的主动端,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追踪飞行器。在天上进行交会的时候,追踪飞行器去找目标飞行器,最后通过交会的很多传感器、很多导航设备,双方找到对方。它们两边都有三个导向板,这个导向板就像“花瓣”一样,它在对接的刹那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让它们严丝合缝地扣在一起。整个圆形的环上一圈有12把对接锁,这12把对接锁通过锁紧的方式可以把这两个部分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的刚性连接的结构。我们看见中间有一个圆环,是因为以后我们航天员对接完成之后,航天员要从这些机构中间通过。所以它要做得这么大,中间要有能够让航天员通过的尺寸。

嫦娥任务对接机构为抱爪式 更小更轻

不同的航天器对接机构的设计也不同,载人飞船上需要实现人能够从中穿过,而后续要发射的巡天望远镜,以及嫦娥工程的对接机构,因为需求的不同,设计也有所不同。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 樊萍:载人任务里面的对接机构在成功实现之后打下了技术基础,我们在这个技术基础之上又为嫦娥工程配套了适用于嫦娥任务的对接机构,这个叫周边式对接机构,嫦娥叫抱爪式对接机构,它会更小型化,更轻一些。

以后我们要发射的巡天望远镜上也将配套对接机构的主动端,靠着对接机构可以停靠在空间站上,空间站可以对它进行推进剂的补加,航天员还可以到巡天望远镜上对它进行维修维护。

图像话音哪里来 看它“眼睛耳朵和嘴巴”

在距离地面近400公里的太空,空间站里的航天员不仅要与地面沟通交流,每次两个乘组轮换时,空间站和载人飞船里的航天员乘组之间也能保持通话,设计这些“空地通信”和“空空通信”的正是上海航天的科技人员。设计师说,这些设备就像是航天器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有了它们,我们才得以获得空间站的高清图像和清晰话音。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 樊萍:这里展出的是给神舟12号配套的相关测控与通信设备,比如可以看到有图像切换器、话音、遥制解调器,这些都是配套的图像话音系统。其实还有一些数据处理的系统,为神舟飞船还有空间站,整套系统基本上都是我们配套的。特别明显的就是,所有我们可以看见航天员在轨的一些画面,还有航天员带了麦克风跟地面进行通话的这些设备,我们叫图像话音,还有数传等系统。有了这些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才可以看到高清的图像,看到整个没有卡滞的,而且双向的很流畅的话音通话。

总台记者 王一喆:其实天宫第一课他们在上面讲课,这个画面也都是您这来传递的。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 樊萍:是的。我们觉得这些设备就像给我们的空间站,给我们的飞行器,包括飞船提供了“眼睛、耳朵和嘴巴”,有了它们,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跟地面进行双向的联系。

舱外全景相机 四面拍摄形成360度全景图

记者在梦天实验舱模型外,还看到一个造型独特的部件,这是为空间站任务自主研发的“全景相机”。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 樊萍:大家都很熟悉手机在地面全景相机的功能,我拿着摄像机可能在拍摄的时候要这样移动,天上的摄像机可能没有那么方便的移动,所以就给它上下左右都设置了1个方向的摄像头,我们在用它的时候4个方向摄像头同时拍摄,然后通过舱内的图像处理设备把它合成在一起,成为360度全景照片,这样就完成了我们对舱外一个全景的拍摄功能。我们在舱外布设了好几个全景相机,就可以更好地来监测包括航天员、机械臂在舱外的一些操作,更有利于掌握整个空间站的一个运行状态。

载人登月火箭及航天器模型亮相航天展

2023年,我们国家已经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在上海举行的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上,未来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以及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等产品模型也同步展出,我们一起去看看。

总台记者 窦筠韵:在我身后就是载人登月的新飞船和月面的着陆器。和空间站任务不同,如果航天员要实现登月需要分两步走,首先是将月面着陆器通过火箭发射至月球轨道,随后航天员坐上新飞船,通过火箭进入我们的月球轨道两个装置进行对接以后,航天员从新飞船里面转移到月面着陆器,随后实现登月。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型号主任设计师 樊萍:月面着陆器和新飞船都是发挥之前的技术优势,我们也在加紧论证和研制我们的载人月球车。国家现在已经宣布了2030年首次载人登月的目标,航天员在登陆月球之后,我们可能还会继续开展月球科研站,这样可以在月球上也建立中国人的家园,可以在上面开展更多的科学实验。

来源: 央视网